登录邮箱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
当前位置:首页 > 文化故事

产品质量是企业文化的载体

作者:齐安峰 发布时间:2015-12-7 11:53:59

    前段时间,我读了一篇《中日产品质量差距溯源》的文章,感触颇多。提起日本,虽有一万个不爽,但静下心来看看日本人对待产品质量的态度及打造精品的企业文化,还是值得学习及借鉴的。
    同为制造业大国,中日企业所生产的产品的质量差距是无法回避的事实。这种差距实际上反映的是对质量本质的认识不同,是一种企业文化上的差距。产品质量实际上是企业文化的表象,是企业文化的载体。
    价值观不同,导致对质量事件的处理方式及方法的不同,最终对客户来说,就是企业文化的感受不同。如某中日合资公司,在检查某批次产品锡膏粘度为178Pa,技术工艺要求为180-220 Pa。面对此情况,中方生产经理给出如下处理意见:一是锡膏粘度只有制造厂可以测量,客户没有检测手段,不会出现投诉及退货可能。二是粘度不直接影响客户产品的功能,只是在使用过程中对客户的使用效率有影响,但并不明显。故可以放行此批产品出厂。日方厂长听后,立即让秘书通知各部门经理开会,对此问题给出如下处理意见。一是本批产品列为废品处理;二是品质部核查该批产品所用助化溶剂,采用内部测试及第三方测试进行双重确认;三是异常原因未查明前,由技术部发文冻结所有与该批次有关的材料;四是品质控制将粘度纳入SPC控制计划,在制造过程中实施预警措施;五是销售部与客户沟通交货期限或从日本总部调拨此类产品给客户。
    厂长随后总结说:我们不能因为客户不知道,也不能因为对客户没有影响,而忽略我们改进的态度和进取的步伐。虽然此次质量损失达四十几万,但我们不能有敷衍了事的念头。如果有了第一次,就会有第二次,甚至第三次,我们就会成为习惯,而这种“习惯”会将我们所有努力成果全部毁灭。在这件事情上如果存有侥幸心理,把客户瞒过去,就是把上帝骗了。欺骗上帝、投机取巧的后果就是最后输得一塌糊涂。
    从以上对质量事件的处理,我们可以看到“道德”和“良知”的影子,可以看到文化及价值观的不同,在面对质量事件时就会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及做法。
    曾记得去年6月份,2410课题所用某批次柔性电缆,批次出现断线质量事件。导致产品隐患出现,课题组希望供应部门采购新批次柔性电缆进行替换,并对装配所有此批次柔性电缆的产品进行更换。但由于此批柔性电缆价值较大,达500万多,由于保管及周期较长,无法退货。供应部就希望尽量使用,以减轻质量损失。我们部分同志也认为可以适当进行试验使用,毕竟是很大一笔损失。课题组从质量控制及用户的角度考虑,认为不能使用。由于多方观点不一致,此事至今也未给出明确说法,致使课题今年7月份生产无法正常进行。
    就事论事说,如果我们遇到质量问题,产品链上所有的人都能站在用户的角度考虑,站在道德及良知的高度考虑问题,都像日方厂长一样进行思考,我想就不会出现目前的被动局面。我们的文化及价值观和用户就会是一致的,我们的产品也会是让用户放心的。
    好在通过多轮讨论及分析,同意暂时将此批电缆进行封存,避免流失到生产线上。一致同意进行新的产品订货,最终守住了我们的价值观及企业文化。我们改进的态度和进取的步伐得到了彰显。
    此事虽然影响了给用户的产品交付进度,但用户代表最终同意了我们的做法,认为我们是值得信任的,我们的产品是让人放心的,我们的质量文化是优秀的!
    通过以上质量事件的处理,我们可以悟到:产品质量是企业文化的载体,对待质量事件的正确做法,就可以与用户做到价值观一致,获得用户的信任与支持。

版权所有:bet3365info   ICP备案号:陕ICP 备 12012711
地址:西安市电子一路92号